最新消息 News

醫學新知

曾啟瑞醫師發表新書 《闖出一條生路》助好孕
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台灣生殖醫學權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啟瑞醫師昨天發表新書《闖出一條生路》,除了帶領大眾一窺生殖的奧秘,並強調,不孕症不光是個人的問題,也是家庭的問題,甚至是整個國家少子化的問題。

他建議,女性平時可以多攝取抗氧化物保護卵巢,例如維他命A、維他命E、維他命C;男性也是多攝取一些抗氧化的物質,特別是含鋅,因為鋅會製造抗氧化的酶,可以保護精蟲的活動力跟數量。

多攝取抗氧化物 可保「生」機
曾啟瑞表示,不孕症的定義是,一對健康的夫妻沒有避孕,結婚一年卻沒有受孕,從醫學上就稱為不孕症。現在台灣人普遍晚婚,很多人都超過40歲才結婚,更不容易懷孕,流產率比一般高很多。

他指出,造成女性不孕最常見的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其次依序是輸卵管堵塞、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異常(例如有中隔、雙子宮、息肉等),需要婦產科醫師診治。

男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是精子數量太少、活動力不好或是外型異常;再者是溫度太高,因為精子怕熱,包括精索靜脈曲張,以及隱睪症都會造成不孕。他建議男性若要避免蟲蟲危機,不要泡高溫的溫泉、避免三溫暖以及穿很緊的牛仔褲,因為把睪丸束縛在很高溫的地方,精蟲的數量、活動力都會受損。

曾啟瑞建議,女性每年健檢時可列入AMH(抗穆勒式荷爾蒙),檢測卵巢內卵子的庫存量,也可以藉此知道自己是否接近更年期。

同時他也提醒,越年輕凍卵,卵子品質越好。建議晚婚的女性可在35歲時先行凍卵,最遲凍卵年齡最好不要超過42歲;而子宮就像房子,只要還有受精卵,60歲的阿嬤也可以生得出小孩。

參考訊息來源:20190821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2228
基因檢測好胚胎 提高懷孕率
44歲名模林志玲閃嫁日本男團「放浪兄弟」成員Akira後,再被爆出可能接受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展開「做人」計畫。醫師指出,與一、二代相較,三代經過基因檢測程序,挑選正常胚胎植入,可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率,更有機會一圓當爸媽的夢想,但相對費用也較高。

根據衛福部最新「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2017年全台約3.78萬人次進行人工生殖,以35至44歲為主,其中,試管嬰兒超過99%為大宗。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試管嬰兒可分為三代,已「製造」上萬名試管嬰兒的名醫李茂盛說明,一代試管嬰兒直接將精卵放在同一個培養基中,讓精子與卵子自由結合;二代在顯微鏡下操作,將卵子固定後,再將精子注入;三代則是以二代為基礎,但植入前會進行基因檢測,確認沒有遺傳疾病,有助於減少流產率。

確認無遺傳疾病 減少流產率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趙光漢指出,高齡產婦胚胎異常風險相對較高,一、二代主要透過外觀檢視胚胎品質,三代則是利用基因檢測,可更精準確認染色體的狀況,只要可挑出正常胚胎植入,就有機會提高懷孕率。不過,要進行基因檢測必須培養成囊胚,而在培養過程有損耗風險,狀態好約70%、80%可培養成功,狀態不好則下探10%、20%,甚至全軍覆沒,因此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三代療程。

趙光漢也提到,不少未婚女性可能因為年齡或疾病等因素,會進行凍卵,但從卵子取出經過室溫、冷凍保存、解凍的過程,可能存在損傷風險,出現卵子無法存活或品質變差等狀況,進而影響試管嬰兒成功率。以目前臨床觀察來說,解凍卵子存活率約50%、60%,成功完成植入胚胎並懷孕的比率則更低。

茂盛醫院試管嬰兒件數約占全台醫療院所1/3,根據該院資料,一代成功懷孕率約20%至30%,二代50%至60%,而價格較高的三代則可提升至85%,但此數據僅供參考,實際仍須視個案年齡與個別身體狀況而定。

然而,除了一、二、三代外,茂盛醫院也已發展出三.五代,也就是在三代基礎上,再搭配胚胎影像即時監控系統,可於不取出胚胎的情況下,24小時觀察胚胎生長狀況,再選出最優良胚胎植入人體。

不過,李茂盛也提到,利用45歲以上的卵子進行試管嬰兒,懷孕率已大幅降低,建議有需求者應提早凍卵,成功率相對較高。

參考訊息來源:20190801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07497

不明原因肝昏迷 恐是鋅不足
酒癮、猛爆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末期患者易出現肝昏迷(即肝腦病變),若未能及早找出原因治療,嚴重者可能致死;國內醫師臨床發現,排除誘發病因後,患者仍常肝昏迷,不妨抽血檢測血鋅濃度,若確定缺鋅,適量補充,有患者因此減少肝昏迷發作次數。

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指出,臨床上,約有十幾位糖尿病患合併病毒性肝炎急性發作,或因肝硬化而引發肝昏迷,經急救後恢復意識。出院後,嚴格遵守「戒酒、定時排便、控制蛋白質攝取」等注意事項,但還是再次發生肝昏迷。

莊武龍抽血檢測患者的鋅濃度,發現他們明顯缺鋅,叮嚀他們從飲食營養中增加鋅攝取量,結果肝昏迷發作次數減少。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政國表示,腸道出血、高蛋白飲食、便秘、低鉀、脫水、感染,是常見誘發肝病患者肝昏迷的六大因子,有關肝昏迷患者補充鋅的文獻不多。

陳政國指出,有國外學者每天讓肝硬化患者口服六百毫克的鋅離子,結果發現肝昏迷有改善;也有研究發現,有補充鋅的病人計算功能有改善。他認為,或許中重度肝硬化病人缺鋅,可嘗試補充鋅離子。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許金川表示,當肝功能不好時,體內的毒素尤其是氨無法排出體外,積在腦內,就會出現黃疸、倦怠、日夜顛倒、人格改變、智力減退,最後不省人事等肝昏迷症狀;正本清源之道是不要讓肝臟受傷,正確防治各種肝病才能防範肝昏迷的發生。

多種天然食物 可攝取鋅
莊武龍指出,含鋅量高的食物有洋菜、米胚芽、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香菇、各種豆類、堅果類、芹菜、牡蠣、蝦、動物肝臟等。

他也強調,目前並無醫療指引建議肝昏迷患者一律補充鋅,如果沒有缺乏鋅,補充鋅也沒用,況且鋅補充過多,會影響銅的吸收,引發銅缺乏症。

參考訊息來源:20190730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06817
綠花椰菜芽萃取物 可治思覺失調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青花菜(綠花椰菜)芽的萃取物「萊菔硫烷」(sulforaphane),具有調節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俗稱精神分裂)患者腦內化學分泌物失衡的效果,未來可望造福思覺失調症患者,使其毋須依賴可能造成不良副作用的強力藥物。

為解思覺失調症患者腦內化學分泌物狀況,該研究團隊將八十一名患者及九十一名非患者分為兩組進行實驗,參加者平均年齡廿二歲、男性佔五十八%。團隊利用磁振頻譜(MRS)技術,測量及比較兩組對象的腦部五個區域,發現在專司情緒調節、選擇性注意力的「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區域中,患者的穀氨酸(glutamate)指數比非患者平均低四%。

此外,在患者大腦的前扣帶皮層及視丘(thalamus)兩個區域,「穀胱甘肽」(glutathione)也分別比非患者平均低三%及八%。而穀氨酸及穀胱甘肽正是腦細胞傳遞訊息的兩種重要化學分泌物,且已被認為與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的發生有關,這項發現也再次證實兩者關聯性。穀胱甘肽是由三種較小分子組成,穀氨酸也是其中之一。

團隊接著發現,從青花菜芽中萃取的萊菔硫烷,可促進實驗小鼠大腦中的穀氨酸合成穀胱甘肽,而這種狀態可舒緩腦細胞傳遞訊息的速度。在確認萊菔硫烷可改變實驗小鼠腦內穀氨酸失衡,且能影響小鼠腦內訊息傳遞後,團隊進一步找來九名非思覺失調症患者,讓他們連續七天、每日服食一百微克的萊菔硫烷,結果發現其腦內的穀胱甘肽平均增加三十%。

團隊強調,前述成果僅證明,萊菔硫烷可在恢復化學分泌物失衡上發揮作用,不代表萊菔硫烷可對抗思覺失調症,或市售的萊菔硫烷補充劑可用來預防此種疾病,還須進一步研究萊菔硫烷是否可安全地減緩患者症狀,包括理想劑量多少及服用區間多久等。不過,鑑於現行藥物常使患者出現不安、僵硬、不自主活動等副作用,最新研究成果可望開拓治療可能性。

參考訊息來源:20190514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288522
葉黃素 多吃無益!!!!
許多人認為,護眼要吃葉黃素,而且劑量愈高愈好,但醫師指出,目前研究僅證實葉黃素對已發生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能減緩惡化,但無法預防其發生。同時葉黃素也能從黃色、綠色蔬菜中攝取。
老年人可能罹患此病,卻不自知或吸收營養不足,是可以服用保健,但建議吃30毫克即可,多吃無益。

服用保健 吃30mg以下即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任蔡宜佑指出,葉黃素存在於視網膜黃斑部中,由於黃斑部常接受光線照射,會產生自由基而老化病變,葉黃素能抗氧化,補充葉黃素能增加保護效果。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民眾失明主因之一,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FDA)曾研究如何防止或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產生或惡化,透過食譜配方大量添加葉黃素做實驗,結果證明僅能減緩惡化,但沒有預防效果。
蔡宜佑指出,現在葉黃素產品琳琅滿目,外界賦予更多護眼功能,但其實葉黃素對於防治乾眼症、老花眼、飛蚊症、眼睛疲勞、易流淚、保護眼睛等,都沒有具體報告證明有功效,實際上大多是心理因素,而且年輕人不會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這個病,不太需要服用。
不過,門診中也常有年輕人告訴蔡宜佑:「乾眼症點人工淚液沒改善,但吃了葉黃素就好了」,但他認為,心理作用也是治療方式,病人如果覺得服用有效果,要繼續吃也無妨。
由於葉黃素僅證實能減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惡化,現在愈來愈多人了解,健康食品廠商也額外添加很多配方,如魚油、桑椹子、蝦紅素等訴求加乘功能,實際上深海魚油可能對乾眼症有一點效果,但蔡宜佑指出,玉米黃素(也是葉黃素)可改善乾眼症則不可能。

正確護眼 勿長時間使用3C
蔡醫師表示,正確眼睛保健之道,出門有太陽時應戴太陽眼鏡,減少陽光對黃斑部的傷害;使用手機、電腦、平板,每30分鐘就要休息,避免用眼過度,造成眨眼頻率減少,引起眼睛疲勞、乾澀、乾眼症。
小朋友太早看手機、看太近,過早近視,容易高度近視,成年以後,容易出現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白內障等問題,應特別注意。

參考訊息來源:20190425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84031 
登入